附近的新茶嫩茶微信号同城约会免费平台 _24小时空降可约平台客服电话_全国空降高端模特预约_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厨房里的苦与乐

来源:作者:邓振时间:2013-08-13热度:0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从赶走日本侵略者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来,人们非常乐道的是吃、穿和住的变化太大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小日子可以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吃的讲营养,穿的求漂亮,住的追宽敞”。我觉得这厨房里的变化也一样非同寻常的呢。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的时候只要是晴天每天就得砍两担柴。记得开始几年还是上山砍柴有选择的,选大根的,去叶,就是我们当地人所说的正宗“光杆杆标志柴”,但是到后来就连茅草和荆棘兜统统地砍回家做燃料了的。
一次煮饭,我肚子里在咕咕地饿得叫,心想把火烧得旺一点,尽快地把饭煮熟。既不怕荆棘刺,也不怕茅草割手。一个劲地往灶膛塞柴。哪里知道塞得越多,整个厨房被浓浓的黑烟严严地围着,直呛得我泪水长流,这时父亲做工回来看到我的狼狈相,走过来一边抽出一些柴草一边用一根木棍把茶哦草挑松。这时火苗就“腾”地一声蹿上来,他笑着对我说:“人要懂经,火要空心”。这时,母亲也在旁边说,你的老爸就是烧柴火厉害。不过那些因为柴草还没有干透,老爸烧火做饭菜被熏得眼泪直流的情景也时常在我的眼前闪现。
    1991年我参加了国土管理工作后,自然没有时间上山砍柴。不过那时候山上连茅草和荆棘也非常少了。我家里早就开始烧煤,但是煤炭离我家有几十里远呀。一天只能挑一担煤。于是乎我若在炭山附近工作时,我就从熟人家借一根扁担和两只芋筛顺便挑一担煤炭回家。但是不能很好地掌握煤炭的质量,制作煤球时兑进黄土的分量就成了难题。因为兑少了就无法把燃烧后的煤球渣从炉膛里夹出来,土兑多了就没有火力而且经常熄火,往往是早上起来,老爸正准备开火烧水准备做饭,但一看煤火是熄的。只得重新劈那些仅有的柴进行烧火。后来改善了煤灶的功能,装上了热水灶(也就是在一个横放的铁桶中央焊接炉膛,四周装水,利用余热将水烧热以备日常生活用热水)对煤球的兑土量如果没有掌握好,那就得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烧煤火,厨房里经常是乌烟瘴气的。而这苦差使常常又落到我老爸的身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了的。厨房烧水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煮饭用上了电压力锅,炒菜是无烟灶(电磁炉),还可以用液化气灶以解停电之苦恼。这一切的变化对家庭来说真是一场“革命”。煤灶早就拆除了的,铁夹,捅灰钩等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生锈了的。房前屋后再也没有因为堆放柴草而担心失火的顾虑了。就是连因为放煤球而弄黑墙壁的担心也 没有了,更喜人的是安全,卫生,方便。一拧开关或把插头一插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做饭炒菜?;鹆κ强梢运嬉獾骺氐?,要大则大,要小则小。不用时一关开关便熄。一切尽如人意。
    说起厨房的变化,不经意间又想起了父亲。他老人家用荆棘,杂草,树叶烧水做饭,流了一辈子的泪,在寒冷的冬天清晨为家人点燃融融的温暖而受尽了不知多少的苦难,如果他能活到今天,摸一下锃亮的液化气灶,用一用那方便便捷的电磁炉。那该多好啊!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品读乌镇

下一篇: 飘在北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