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印记:少林塔沟大风歌
来源:作者:欧阳新献时间:2013-11-28热度:0次
少林塔沟大风歌
-----诗为老拳师而作
之一
弹指一年又一年,
海外声名不虚传。
曾经久听嵩山雨,
立马常挥少林鞭。
鬓雪飞来唱大风,
彩云飘过换新颜。
文韬武略成旗帜,
品高质朴树人间。
之二
曾经江河结冰时,
又见嵩山花满枝。
树枝挺挺唱豪气,
败叶纷纷落水驰。
塔沟雄风惊世界,
满街捷报举大旗。
丰碑自有后人立,
赞我塔沟老拳师。
之三
少年胸中藏大志,
激扬文字写春秋。
一声嵩山谁为师,
万呼华夏何堪忧。
英雄一笑大江东,
高节终有后人修。
弹指千古事如水,
唯有塔沟雄风吼。
之四
胸中剑气傲日月,
人间大爱数风流。
品格品德润嵩山,
正大正道壮神州。
挥剑蛟龙翻波浪,
收拳泥燕惊回眸。
胜负从来兵家事,
谈笑之间豪气留。
30多年的风雨兼程,30多年的辉煌成就,塔沟人赁借着永不服输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塔沟教育集团是人才的基地,冠军的摇篮,凝聚了万千学子的寄托,构建了武林新人的星光大道。
今日的就宝山先生依旧过着朴素平凡的生活,仍然住在祖辈留下来的旧窑洞里,喝玉米粥、饮南瓜汤,头戴马虎帽,身穿撅肚小棉袄,脚蹬圆口棉鞋。他没有高大魁梧的身躯,没有优雅潇洒的风度,没有侃侃而谈的言辞,但是,对于支援社会福利事业,刘宝山却慷慨大方。为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他不顾劳累,几乎踏遍了少室山下的所有角落,亲自勘察水源,数次因过度劳累而。终于,他带领的团队先后打了八眼水井,耗资逾百万元,从地下250米深处抽出清泉,解决了塔沟村村民的吃水问题。
识字不多的刘宝山还投入巨资,为塔沟小学建起标准化的教学槏,连贯数年担付在校学生的全部费用。刘宝山说,“我一生吃尽了没有知识的苦头,再也不能让下一代没有文化了!”
从八岁含泪聆听父亲的遗训到成为中国少林塔沟武校的开基人,从“三间破草房,一片打麦场”到今天的“天下第一武馆”,一直在变,变得越来越壮大,变得越来越恢宏;而不变的是刘宝山先生以及他的团队致力武学的痴情和意志,传播武学的无私和奉献;不变的是刘家人的超然和刚正,武德和品行。
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武林人士终生为之不懈追求的境界。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武林人士与时俱进、勇攀巅峰的精神。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