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首次中国-拉美国家文学 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京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作协 在"一带一路"文学联盟框架下召开的首次多边文学论坛。中国 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智利作家协会主席罗伯特·里维拉出席并致 辞。中国作家周大新、西川、阿乙、乔叶,与阿根廷诗人??硕唷さ?/span> 特·辛格塔、智利作家迭戈·穆尼奥斯·瓦伦苏埃拉、墨西哥诗 人马加里托·奎亚尔、哥伦比亚作家克劳迪娅·伊文妮·吉拉尔 多等通过视频连线,围绕"创作之源"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 行了探讨和交流。论坛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 和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孙新堂主持。
铁凝在致辞中说,中国和拉美各国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 化。中国文学和拉美文学始终保持着一种遥远而亲切的联系。拉 美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也广受中国读者喜 爱。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积极开展中外文学交流,中国和拉美 国家的文学交往日益频繁,对彼此的了解愈益深入和多元。谈到 论坛主题“创作之源",铁凝表示,唯有深深扎根在故土上、人 民间,方能发掘和汲取不竭的文学资源和养分。这样的文学,无 论从一座岛屿、一个村庄、一个小镇还是一座城市出发,最终都 可以超越民族、地域、文化、语言和时间而抵达人心。她说,近 年来,许多中国作家怀揣这样的文学理想,立足大地,思接千载, 以勤奋而诚恳的笔触,描绘波澜壮阔的时代气象,书写生生不息 的人民史诗,锤炼出一批有生命、有生机的中国新时代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但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也越来越被世界更多读 者所了解和喜爱。
罗伯特·里维拉表示,本次论坛恰逢其时,拉美作家很需要 与东方、与中国进行对话。他说,我们所生活的当下,是新自由 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对资源、收益和亏损进行配置,当风险投 资、期货股票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时,作家和文学要么被忽视, 要么被排挤被流放。他呼吁作家记住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揭示 被虚假新闻和后真相所遮盖、一般人无法看到的"暗物质",这 个"暗物质"就是文学。他表示,他了解到很多能力很强、创作 技巧娴熟的中国当代作家,希望多和中国作家同行进行深入交
─2─
流。
论坛上,阿根廷诗人辛格塔表示,父亲的形象、土壤和记忆 是他创作过程中三个主要源泉。中国作家周大新在创作中找到三 条汇成文学之河的细流--个人切身的生活经历、对故乡人与事 的记忆、时代生活的剧烈变化引起的联想和思考。这些创作素材 会源源不断涌现在脑子里,不需要担心无东西可写。中国诗人西 川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让写作与之对称,需要深 入我们的历史、社会和生活,了解别人的文化,敞开自己去发掘 文学的可能性,让文学永远面向未知。在智利作家瓦伦苏埃拉看 来,文学是对现实的再创造,也是现实的一部分。作家通过文字 探索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处理,讲述真 实的谎言,以一种更完整、更遥远和更接近的方式包含现实世界。 中国作家阿乙坦言一度对虚构人物感到厌倦,现在找到新的创作 出路,是回归自我审视过的社会,以及被自我所包裹、溶解、吞 噬的世界。所有写出来的文字,都是经过自我的精神或意识溶解 过的事物。墨西哥诗人奎亚尔与阿乙的看法不谋而合,他说创作 的秘诀是探索自己的内心,他以自己的写作为例,当想到喷泉时, 脑海中浮现的是丰沛而清澈的水,感官被一种外部动力激活的时 刻,这种动力很快侵入内心,创作就是内心镜像的反馈。中国作 家乔叶以酿酒为例--一碗酒喝起来韵味悠长,是因酿酒过程 中,适宜的河流、土地、温度、湿度、草木以及自然界各种微生 物等等起了作用。文学同样如此,丰富和宽阔的源头"酿造"出
文学之美酒。哥伦比亚作家吉拉尔多建议从不同寻常的角度看待 事物,强调用文学表达日常事物的独创性。中拉作家还就拉美读 者喜爱什么类型的中国文学作品、女性文学在拉美国家的现状等 问题交流了看法,表达了共同推动中拉文学文化交流持续深入发 展的真诚愿望。
出席此次论坛的中国和拉美国家作家都是本国文学界的生 力军,均在对方国家有作品译本出版,在中国和拉美国家读者群 中有较大影响力。论坛持续两个半小时,气氛热烈友好,交流深 入愉快,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
会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 中新社、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作家网等 十余家媒体及阿根廷当代网等海外媒体对论坛进行了深度报道, 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是中国与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建交50周年。中 国和拉美国家都有深厚的文学传统,推进中拉作家间的对话交 流,对于服务我对拉美工作大局,促进中拉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举办线下线上 结合的国际文学论坛,仍是保持对外文学交流热度和温度的有效 方式。
上一篇:没有了